广西泡沫混凝土为您介绍数字量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方法及实例详解
为了满足工程项目施工的需要,特别是极端环境下工作的混凝土,建筑行业对混凝土的品质指标和经济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混凝土向着高强度、高流态和高耐久等高性能方向发展。
研究开发科学合理的混凝土理论以及应用技术已经成为混凝土行业的一种客观需求,特别是将混凝土技术由实验验证型转变为数字计算型显得特别重要,大型体育场馆、跨海大桥、港口码头、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
都是使用以耐久性作为主要设计指标的高性能混凝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种新的混凝土设计理论,即多组分混凝土强度理论数学模型 ,在设计时将耐久性指标与设计参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枯竭使混凝土的生产用的原材料质量越来越差,导致混凝土质量越来越难以控制。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本文作者建立了多组分混凝土理论,确立了以建立水泥强度与混凝土强度对应关系确定水泥用量、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对应的水胶比作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有效水胶比的方法.
实现胶凝材料水化形成的浆体孔隙率最小,孔径最小,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形成的孔径小于水分子直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水能力,实现混凝土不透水,由于水分无法进入,提高了混凝土抗冻融循环的能力,由于混凝土浆体的密实度提高,几乎达到大理石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得以提高.
特别是混凝土内部水分无法进入使混凝土无法发生碱-骨料反应,这种方法通过设计实现了控制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以掺合料等活性替换和等填充替换合理使用矿物掺合料,在胶凝材料标准稠度用水量条件下调整混凝土外加剂、以水泥检验时标准砂的用水比例确定混凝土砂的用水比例.
实现水泥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的对应,以石子表面润湿状态作为石子用水量设计的依据,通过现场测量确定石子的吸水率,准确方便;砂子用量以石子的空隙率和砂子的紧密堆积密度确定,天然砂或者机制砂的用水量以水泥检验使用的标准砂的吸水率作为确定用水量的依据.
对于废矿砂、石粉和再生细骨料的用水量采用200KN压力下骨料的含水量作为吸水率来确定,石子的用量以石子的密度、空隙率和胶凝材料体积确定的观点来实现混凝土的数字量化,在混凝土中掺入3--5KG树脂渗透进入混凝土的孔隙中,实现混凝土中缺陷的修补以及毛细孔的封闭,最终实现设计过程中对极端条件下混凝土技术指标的科学合理量化控制。